若大家曾經走進一家日本傢俬店,大概會感受過當中的氛圍。台灣有宜得利家居(NITORI),而香港沒有。如果要比喻的話,香港的各位可以將宜得利理解為日式版本的 IKEA,因為宜得利正是來自日本的。在宜得利店之中,都是日式的實用家具,價錢亦很實惠。
身在香港的大家,如果沒有特別講究要找日式傢俬店的話,最接近的大概要數無印良品了。記得從前無印良品還沒有在香港遍地開花(包括後來新增的 MUJI to GO 小型店),還沒有受到極大爭議的新疆棉事件,亦仍不像現在的無印良品店舖不論何時都在減價,$188 就買到一件女裝羽絨背心,教 Uniqlo 甚至 Bossini 等對手都望塵莫及——那時到銅鑼灣的利舞臺分店,仍然有一種低調的華麗感覺,麻質的時裝系列真的夠 fashionable,而質素真的很高。
來到無印良品,另一重點就是欣賞它招牌的簡約主義家具,例如磨砂白色的收納用儲物櫃,或是連一套四張椅子的日本傢俬實木餐枱,滿滿是棕色的木紋質感,讓人一見傾心,真的如近藤麻理惠說的那樣:it sparks joy。在帶有敞大家具家品陳列空間的無印良品之中閒逛,帶給人的那種完美的理想恬靜家居形象,跟總是有種工廠式工業味道的 IKEA,始終是兩回事。可惜的事,無印良品那久遠的低調高貴感覺,已經不再。